馮周/文
(資料圖片)
這個月,阿特伍德最新的短篇小說集《林中老寶貝》(OldBabesintheWood,我認為《林中老童》這個目前的中文翻譯過于古雅,而“老寶貝”在中文中確實也有對應(yīng)老人的意思,我想俏皮的阿特伍德本人肯定也會更喜歡這個翻譯)面世了。她忠實的讀者們對于這本書可謂是期待已久。勤奮如她,最近的短篇小說集《證言》(TheTestaments)出版也已有四年之久。
這本短篇小說集究竟寫了什么?她帶給了我們哪些熟悉的技法和新鮮的嘗試?而我們又能從這位極其高壽且高產(chǎn)的作家最新的落筆中,獲得哪些難得的智慧和文學上的饋贈?
輕盈躍遷:阿特伍德如是寫
《林中老寶貝》的開篇,是一對分別名叫蒂格和內(nèi)爾的老夫妻的登場亮相。他們?yōu)榱四苣玫郊夹g(shù)證書,好一同登上游輪航行,不得不參與一堂急救課程。課程的培訓流程是走馬觀花的引子,將他們相伴多年中所遇到的那些危急,或者說感情的“淬金”時刻一一穿針引線。仰仗阿特伍德格外精妙至吝嗇的編織,沒有漫長到無聊的冗長筆墨,幾點勾染,“細水長流”的溫情脈脈便呼之欲出。
在這名為“蒂格和內(nèi)爾”的第一部分,死亡和失去的陰影隨即倏忽而至。接下的兩篇短篇,從疏到親,一篇揭示了他們鄰居的死亡,另一篇則是他們的貓。我們的心臟開始抽緊,然后呢……會是蒂格的?還是內(nèi)爾的?然而,這一部分猝不及防地宣告完結(jié)。
第二部分,題為“我邪惡的母親”。而這部分的第一篇同名短篇,顯然是發(fā)生了宇宙大躍遷,阿特伍德的筆鋒一轉(zhuǎn),蒂格和內(nèi)爾的世界已是輕舟已過萬重山,跳到了一位認為自己繼承了母親的女巫血統(tǒng)的中年母親身上。再接著,量子級別的躍遷不斷發(fā)生,比如阿特伍德若有其事地記錄自己借助靈媒采訪喬治·奧威爾 (對,就是那位寫了《1984》的奧威爾)。此處我略微吐個槽,作為開創(chuàng)了自己科技專利(LongPen)的女企業(yè)家,她完全學得會借助GPT閱讀奧威爾的所有作品來創(chuàng)建一個Copilot(類似于“數(shù)字人”)來提問。
再比如,她又跳到了一只蝸牛身上,以蝸牛作為第一人稱,講述了悲催蝸牛“魂穿”人類銀行客服經(jīng)理的絕望痛苦,堪稱“逆文學·《變形記》”、“逆動漫·異世界穿越故事”、“逆日劇·《重啟人生》”。放心,我并非過于演繹,她本人在這篇中語言的跳脫比我有過之而無不及,某處“Netflix”梗用得實在是精妙至極。
甚至,她還直接跳躍到了自己的《使女的故事》的逆宇宙。在《Freeforall》這篇故事中,她假設(shè)了一種“可以通過任何形式的濕潤接觸,包括接吻”來傳播的瘟疫,就像《使女的故事》那樣,婚姻、繁衍成為了嚴肅的群體安排決策,留存數(shù)量更為稀少的男孩子們,情勢調(diào)轉(zhuǎn)下被迫披上藍色結(jié)婚頭紗,成為了另一種“使女”。
這部分最有看頭和有趣的一篇,還數(shù)是重寫經(jīng)典故事的《不溫順的格里塞爾達》(ImpatientGriselda),這當然是阿特伍德最愛的文學戲法?!稖仨樀母窭锶麪栠_》(PatientGriselda)是文藝復興時期作家薄伽丘的短篇小說集《十日談》中一個著名的故事,講述了出身低微的農(nóng)婦格麗賽達嫁給了一位公爵,但她這位顯然疑心病很重的高貴丈夫,用盡了各種方法來試探她是不是真的溫順貞潔,從羞辱到謊稱殺死了他們的孩子,再到以自己已另結(jié)新歡要把她趕出家門,這位格麗賽達都忍受并接納了丈夫的言行,最后丈夫?qū)λ膼傉\服,一家人快樂地繼續(xù)生活下去。
但《不溫順的格麗賽達》則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。故事的講述者就很另辟蹊徑,乃是一位來到處于疫情隔離中的地球,進行“星際危機援助”任務(wù)的外星低等官員。這位有無數(shù)只腿、自體繁殖、只需生食且不需排泄的高等生物,被迫要給被TA負責照料的人類們講故事以安撫他們的焦躁。
這種打發(fā)時間的任務(wù)實在是煩悶,讓這位低等官員懶得再慣著人類。當TA提出自己要講的故事名叫《不溫順的格麗賽達》,主角是兩位孿生的格麗賽達,一位溫順,一位不溫順時,自認博學的人類聽眾立刻表示反對。這位高等生物不失暴躁地表示“現(xiàn)在是誰在講這個故事?我!所以,我說兩個就兩個!”不用提故事中充滿著各種“跨文化”的笑料,就像多條腿的TA以為“馬”不過是用來吃的“零食”,最后的結(jié)局更是讓TA的人類聽眾們一片嘩然——這兩位姐妹竟然合力謀殺并且吃掉了公爵丈夫!這位外星官員不得不解釋幾句:跨文化交流肯定是充滿誤解和障礙的,畢竟,TA也只能“講述如果我是格麗賽達,會如何做。”何等細思極恐而又邪典迷人的、內(nèi)核以顛覆和反思為主題的故事!
對于那些只聽說過《使女的故事》,偶然翻開這本短篇小說集的讀者而言,肯定會被嚇一大跳。這種輕盈而又間隔極大的敘事跳躍,對于他們原本的期待而言,消化起來肯定是相當吃力的。但是,對于阿特伍德的老讀者而言,這種“典型阿特伍德”的風格,不過是熟悉又溫馨。
她最好的長篇小說《盲刺客》,就是這種輕盈的量子躍遷的史詩級嵌套再嵌套。《盲刺客》的文本在跨越幾十年的報章剪報、老婦人寫給闊別多年的外孫女的自述和發(fā)生在一個遙遠星球上的奴隸社會中的愛情故事中不斷穿行。欣賞她如何在半遮半掩間,舉重若輕地講好每一個分裂的故事,并讓它們最終有機圓滿,本就是閱讀阿特伍德的最大趣味之所在。
文學也會變老嗎?
第三部分,“內(nèi)爾和蒂格”,我們的主角兜兜轉(zhuǎn)轉(zhuǎn),又回到了開篇那對老夫妻。她不再跳躍,如此純凈、深入地要完成那被剩下的一個人的故事。是的,文本的靴子已經(jīng)落下。丈夫蒂格已經(jīng)不在人世,妻子內(nèi)爾一個人生活在他們的房子里。丈夫的留下來的蹤跡,無時無刻不存在,然而卻只??斩吹臍堄?,不可不溢出悲傷。
但阿特伍德無意將之處理為某種“遣悲懷”的文學傳統(tǒng)。這相當聰明。顯然當代讀者對于元稹、紀德這樣的空頭“鰥夫”,在“進步”時代到來之前所創(chuàng)造的這種類型文學,實在再難提起興趣。在這部分的第二篇小說,《寡婦》(Widows)中,阿特伍德借助內(nèi)爾給年輕友人所寫信件之手,相當直截了當?shù)靥宦冻隽怂龑τ谶@種處境的“白描”,而非“構(gòu)想”。阿特伍德的丈夫格雷姆·吉布森(GraemeGibson)于2019年去世。他們共同度過了長達46年的漫長婚姻,有著共同的對自然的愛好,始終相當情投意合。
“悲傷”,不是這篇被寫為未寄出的信件的小說的主題,取而代之的,是“衰老”、“時間”和“死亡”。對于一封寫給年輕友人的信而言,沒有什么比調(diào)侃自己的“衰老”更適合打開話匣子的了,“對于年輕人而言,事物總是被稱為他們現(xiàn)在知道的名字——但對于老年人來說,不是?!苯酉聛恚瑑?nèi)爾,或者背后的阿特伍德,直接回復了他小心翼翼的問候的言外之意,人們總是期盼被留下的人在“勾選了規(guī)定的悲傷過程的所有方框”之后,又可以像穿越黑暗的隧道一樣,順暢地走出來。
她給出的答案遠在意料之外。于被留下的人而言,線性的時間本身,也就是“隧道”不再存在。留下了時間編碼的記憶附著于物件,散落于曾經(jīng)稱之為“家”的空間的每個角落。每每觸之而生,過去、更遙遠的過去和現(xiàn)在便“扭曲和折疊在一起”,而逝去的人借此“仍然存在,沒有完全消失”。于是,她可以相當大方地談?wù)摗八劳觥?,就像年輕人常常取笑死亡一樣。
只是,出于對于這位“所愛之人仍舊有形”的年輕人的不忍心,她最終“取消”了所有的書寫。她重寫了這封信,以日常寒暄充斥,僅僅保留下一句古怪和不合時宜的祝詞,“保持安全”。沒有人會比老年人更能了解生活中是多么危機四伏,鏟雪、費力打開天窗……都可能摔斷脖子直面死亡。他們知道,“安全”,才是最切實的祝福。
《盲刺客》中的那位獨居的老婦人艾麗絲,對此也一定相當同意。在艾麗絲的自敘中,對于摔倒的恐懼像禿鷹一樣徘徊在她日常生活的上空,對于被發(fā)現(xiàn)倒下的難堪狀態(tài)的羞恥,甚至蓋過了對死亡的懼怕。
事實上,現(xiàn)年83歲的阿特伍德,在2000年出版《盲刺客》時,剛剛邁入耳順之年不久?!八ダ稀背蔀榱怂松臀膶W生涯中的新課題,就像1969年30歲的她在出版自己的長篇小說處女作《可以吃的女人》時,面臨婚姻的年輕女人的彷徨,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那時的她的主題一樣。
老實說,在《盲刺客》中,阿特伍德處理和描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的細節(jié),要遠比那些還原年輕男女間的欲望糾纏要熨帖和有閱讀趣味得多。對于衰老的艾麗絲而言,衣服成為了“腳手架”,笑會變得像“淤泥裂開的縫”;而皮膚緊致的年輕人客氣的親吻呢,則讓她喪氣地覺察出自己的皮膚“雖像小羊皮一樣柔軟,但起了皺、涂過粉,已經(jīng)蒼老了”。
蠻有意思的是,就大眾閱讀而言,那些“永遠年輕、永遠熱淚盈眶”的文學,往往才被視為真正的、純粹的(大家更愿意閱讀)的文學。古今中外皆有的“27歲俱樂部”(27Club)現(xiàn)象,與其說是天才容易早夭,不如說是大眾更愛那些充滿年輕氣盛、無衰頹可能的遺留物,如永恒的青春期般爆裂、搖撼,卻也混亂、無病呻吟,甚至言過其實到本幾無價值。
尤瑟納爾曾言,“當代文學中,很少有人關(guān)注智慧問題”。在我看來,或許大半可以歸咎于此。一體兩面的是,大眾也很難想象文學,或者文學家處于衰老、獨身的狀態(tài)。張愛玲在美國的獨居,就被臆想成了“頹唐晚年”。而這又反過來成為隱含的輿論環(huán)境,讓我們畏懼老年生活。
而就像小說家麗貝卡·麥凱(Re-beccaMakkai)為《紐約時報》所寫的這本短篇小說集的書評中所說的,阿特伍德為我們這些大多數(shù)要遠比她年輕的讀者們提供了一種“前衛(wèi)的智慧”,就像一騎絕塵提前去到了幾十年后的斥候,所傳來的既真實又珍貴的情報。她并不掩飾應(yīng)對年老處境的困惑,“就像重新成為一名學生:同樣的混亂、無能和突然的沖動想法,同樣無形的焦慮、湊合的簡餐”。她將之形容為“倒退六十年”。對于那些正處于或離中青年經(jīng)驗不太遠的讀者而言,這何嘗不是一種古怪的安慰呢?畢竟我們對于年老的恐懼,大部分來自于這種少于文字分享的未知。
與死者協(xié)商,讓石頭說話
寫到此處,容我再折返,略微談一談這部小說集里最受關(guān)注的一篇《采訪死者》(TheDeadInterview)——阿特伍德通過靈媒“采訪”了喬治·奧威爾。
特別要指出一點,死于1950年的奧威爾,對于生于1939年的長壽的阿特伍德而言,其實曾經(jīng)算得上“當代”作家。他的《動物莊園》發(fā)表于1945年。3年后,9歲的阿特伍德讀到了它,深深為之吸引,對“公正”主題的興趣隨即貫穿了她的一生。“奧威爾,在我人生的后半段開始后,成為我的直接榜樣?!卑⑻匚榈略谖恼轮腥绱烁袊@道。在1984年,她開始寫作《使女的故事》,是對奧威爾的致敬,某些程度上也是超越。簡而言之,奧威爾可以稱得上是她的文學“引路人”,近似于文學“偶像”。雖然阿特伍德說當別人用“偶像”這個詞稱呼她時,簡直是讓她毛骨悚然。
這確實是個“有趣”的采訪。她沒有像《巴黎評論》那些專門采訪名作家們的有些惱人的美國記者一樣,抓住寶貴的時機喋喋不休地引導出“金句”、追問各種瑣碎的細節(jié)。其實,奧威爾饒有興趣地問她的現(xiàn)在、他的未來發(fā)生的事情,才是這次采訪的重頭戲。站在“談古”的立場上,阿特伍德得以一次性地將自己對于“論今”的興致淋漓地發(fā)揮出來,特別是對于“取消文化”是如何重演奧威爾所處歷史的。我猜想,這多半也是出于一種寂寞。年輕的記者們總是堅持不懈地追著她問“女性寫作”這樣空洞而帶預設(shè)的問題,她索性自己采訪自己,把大家希望她表態(tài)的事情和她真正關(guān)心的事情都寫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也不祈求有人能真正讀懂——但同樣聰明、透徹、坦誠,以身供奉文學的“引路人”奧威爾一定能懂。所以,她索性在形式上直接“跨服”,找到奧威爾聊一聊了。
不過,我們也可以將她的這種形式的野望追溯到更久前。在阿特伍德出版于21年前的評論集《與死者協(xié)商》中,她認為,所有的寫作,都是“與死者協(xié)商”,冒險往地府一游,將那些偉大的頭腦帶回人世。“所有的作家都向死者學習。只要你繼續(xù)寫作,就會繼續(xù)探索前輩作家的作品,也會感覺被他們評判,感覺必須向他們負責?!倍A粼诂F(xiàn)世辛勤寫作的作家本人,將這些過去的聲音和自己的聲音,刻于石頭之上。當終于和合適的讀者相逢,這些默默風存的石頭,便會如同神跡一般,緩緩開口說話,讓所有聲音復現(xiàn)于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