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西哥沖上來了。
文 | 華商韜略 王洪臣
(相關資料圖)
當地時間3月1日,馬斯克宣布將在墨西哥建設一座“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工廠”,投資金額約50億美元,面積將是特斯拉上海工廠的20倍。
而就在此前不久,上海工廠的擴建計劃傳言遭到推遲。
這不是墨西哥第一次沖擊中國制造。
【異軍突起】
2018年4月,貿易沖突山雨欲來,TCL董事長李東生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說:
“如果美國真的對中國輸出美國的彩電產品實施高關稅,那我們就會把這些生產快速轉移到墨西哥去!”
2022年初,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想要定制超過5萬件的制服,本來按慣例,這筆訂單會發(fā)給中國供應商,但最終選擇了墨西哥的家族式服裝企業(yè)Preslow。
也是在2022年,墨西哥取代中國,成為美國的最大貿易伙伴。
另一方面,中國對墨西哥的出口也呈現歷史性增長,成為墨西哥第二大貿易伙伴、第二大進口來源國。
肩挑中美兩國,墨西哥制造業(yè)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機遇期。
墨西哥擁有較完整且多樣化的工業(yè)體系,既包括食品、紡織、制革、服裝、造紙等輕工業(yè),也包含汽車、鋼鐵、化工、機械制造、制藥等重化工業(yè)。
其中,汽車行業(yè)作為制造業(yè)的領頭羊,是墨西哥制造崛起的一個縮影。
2月3日,特斯拉宣布建廠之前,寶馬宣布將向位于墨西哥的工廠投資8億歐元,將其打造成寶馬在全球的第一家純電動汽車工廠。
稍早之前,據墨西哥經濟部門今年1月披露,通用汽車代表在與墨西哥當地政府會談中稱,希望2024年在墨西哥工廠生產電動汽車。
2022年10月,德國大眾和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均承諾在墨西哥進行重大投資,總價值近10億美元,這是墨西哥汽車業(yè)單日內宣布的最大投資金額之一。
伴隨著整車廠商的進駐,汽車產業(yè)鏈上的供應商們也加快了步子。
2022年7月,寧德時代傳出消息,計劃在墨西哥投資50億美元建廠,為特斯拉和福特供應電池;9月,現代起亞集團宣布將對墨西哥的汽車工廠追加投資4億多美元。
此外,LG電子和麥格納國際公司將在墨西哥投資1億美元建廠,為通用汽車生產電動動力總成部件,工廠將于今年完工。
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僅2022年第四季度,就有17個國家的62個汽車相關項目官宣落地墨西哥,其中28個是新投資,33個是擴產,1個是收購。
目前,墨西哥已經成為世界第七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五大汽車零部件生產國。在墨西哥運營的共有14個品牌的22家汽車制造工廠,另外還有10家發(fā)動機生產工廠和7家變速器生產工廠。
早在2018年,汽車行業(yè)就已成為墨西哥制造業(yè)GDP的最大貢獻者,整個制造業(yè)也隨之起飛。
資本的嗅覺最為靈敏。
數據顯示,2022年前9個月,墨西哥吸收外資的規(guī)模達到了321億美元。其中,僅在制造業(yè)領域的投資就高達116億美元,占比約36%。
面對墨西哥,中國企業(yè)同樣熱情高漲。進入2023年,來自中國企業(yè)的投資在墨西哥呈現出井噴趨勢。
華富山工業(yè)園區(qū)是2017年中國在墨西哥投資設立的第一個工業(yè)園,今年不到兩個月已接待50余批客戶,超過去年全年的一半。
“最多的時候,一周要連續(xù)接待10個客戶?!?/p>
工業(yè)園區(qū)高管介紹,與前些年投資東南亞等地的國內企業(yè)不同,到墨西哥投資的企業(yè)不再是簡單的勞動密集型企業(yè),自動化生產、制造水平均更高,投資規(guī)模也更大。
當很多人的目光仍聚集在越南制造、印度制造時,底蘊更深厚的墨西哥制造,開始顯露出真正的實力。
【往日恩怨】
很長一段時間,墨西哥制造對中國制造都保持警惕。
20多年前,墨西哥是最后一個投票贊成中國加入WTO的成員國。
“離天堂太遠,離美國太近”這句諺語,幾乎道盡了墨西哥的苦難根源,但對墨西哥制造業(yè)來說,離美國太近反而是好事。
20世紀60年代,墨西哥啟動了Maquiladora(客戶工業(yè)出口推動計劃),在美墨邊境區(qū)域建設工廠,為更多人帶來工作崗位。
所謂Maquiladora,是指代外國公司在墨西哥建造和運營的保稅工廠,生產的大多數商品將出口到其他國家,主要是美國。
這一計劃奠定了墨西哥制造業(yè)的基礎。
1994年,墨西哥、美國、加拿大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(xié)定(NAFTA),當時“Made in Mexico”能夠在幾乎零關稅條件下自由進出北美。
在1982年拉美債務危機后陷入停滯的墨西哥經濟,在NAFTA簽署后的最初幾年,迎來了快速發(fā)展。
1996至2001年間,墨西哥年均經濟增長率接近4.5%,出口年均增速更高達13%,通用、大眾、尼桑、本田等汽車品牌紛紛到墨西哥投資設廠。
但是,中國的崛起讓墨西哥制造遭遇重擊。
2001年,中國加入WTO,中國制造與墨西哥制造在美國市場展開對決。
彼時,墨西哥工人的工資大約是中國的六倍,而兩國在美國市場的產品類似,均以中低附加值、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。
而相比穩(wěn)定的中國,墨西哥執(zhí)政達71年的革命制度黨剛剛下臺,前可口可樂墨西哥公司CEO比森特·福克斯成為總統(tǒng)。
在他的領導下,墨西哥成為世界第一大可樂消費國,但經濟改革卻在政治動蕩中舉步維艱。
墨西哥制造,自然敗下陣來。
2001至2007年,墨西哥年均經濟增長率急降至2.8%,人均GDP長期徘徊在七、八千美元,在中等收入陷阱中無法自拔。
這一時期,墨西哥聞名世界的是其慘烈的“毒品戰(zhàn)爭”。
2006年底,時任總統(tǒng)卡爾德龍發(fā)起了對墨西哥販毒集團的宣戰(zhàn),國內謀殺率從約0.08‰飆升至0.22‰,共有超過5.5萬墨西哥人死于暴力犯罪,甚至有24名市長被殺害。
在墨西哥做警察,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(yè)之一。
到了2008年,墨西哥制造業(yè)中心之一的華雷斯以每10萬人中就有132人被殺的超高概率,站上了“全球十大最暴力城市”榜首。
如此惡劣的社會環(huán)境,讓墨西哥制造業(yè)的發(fā)展嚴重受挫。
但是,墨西哥并未就此“擺爛”。
2006年11月1日,“毒品戰(zhàn)爭”爆發(fā)前夕,墨西哥政府將Maquiladora計劃與臨時進口計劃(PITEX)整合為出口制造、加工和出口服務計劃(IMMEX)。
IMMEX計劃覆蓋了全墨西哥85%的制造出口企業(yè),擁有IMMEX認證的外國制造商只要在規(guī)定時間內將成品從墨西哥出口,就可以獲得進口原材料的稅費減免。
這一計劃對大量歐洲企業(yè)、亞洲的日韓企業(yè)非常具有吸引力。
另一方面,隨著中國制造業(yè)不斷升級換代,成本不斷走高,幾乎原地踏步的墨西哥迎來了轉機。
以廣州市與墨西哥城為例,2012年廣州最低工資標準為6.89美元/日,而墨西哥城為4.73美元/日。這一年,墨西哥的出口制造業(yè)增長率與中國持平,達到了9.5%。
2018年12月,墨西哥現任總統(tǒng)洛佩斯上臺,積極推動“墨西哥第四次變革”(前三次分別為1810-1821年獨立戰(zhàn)爭、1858-1861年改革、1910-1917年反獨裁革命),大搞基建,改善治安,扎堆的工廠建設項目一度讓反對派非常不滿。
滿懷雄心壯志的洛佩斯,對制造業(yè)傾力支持。
近年來,美國推行所謂的供應鏈去中國化以及疫情導致的全球供應鏈重構,也讓緊鄰美國的墨西哥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。
以彩電業(yè)為例,2019年1月,中國出口美國彩電的份額為60%,墨西哥只占30%,而到了2022年2月,墨西哥就已占據60%的份額,而中國則降低至20%以內。
在美國超市,出現了越來越多“墨西哥制造”。
這其中,美國對墨西哥的加持發(fā)揮了很大作用。2020年美墨加協(xié)議(USMCA)的簽署,美國幾乎是明擺著要以墨西哥來應對中國,這讓墨西哥因此獲利,成為投資新的熱土。
“中國的‘失’就是墨西哥的‘得’”。美國《財富》雜志去年11月2日曾直白表述。
風水輪流轉,如今的墨西哥有可能挑戰(zhàn)中國“世界工廠”的地位嗎?
【替代中國?】
“中國作為‘世界工廠’的驕傲,也許快要拱手讓人了?!?/p>
2012年9月,巴克萊銀行分析師馬爾科·奧維多在一份報告中提出了這樣的觀點。當時他看好的國家,就是墨西哥。
十幾年后的今天,類似的觀點開始引起更多人的關注,最想將其變成現實的人,非美國總統(tǒng)拜登莫屬。
為了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,拜登政府一直在不遺余力拉攏墨西哥,推動“近岸外包”。
2021年初,剛接任美國總統(tǒng)的拜登就發(fā)布“美國供應鏈行政令”,表示要和拉美國家共建供應鏈。
2022年8月份,拜登政府通過《芯片法案》,由此敦促墨西哥抓住機會,改善輸電網絡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狀況,并制定競爭性激勵措施,接過部分亞洲轉出的產業(yè)鏈。
同年,美國還出臺了《通貨膨脹削減法案》。墨西哥能夠一舉成為全球汽車制造商眼中的香餑餑,這一法案至關重要。
該法案為電動汽車提供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,條件是電動汽車及其電池組裝、原材料采購或加工等必須在北美進行。比如售價2.5萬美元的Model Q如果從墨西哥出口到美國,省下一大筆運費不說,能可以享受7500美元補貼,價格立降三分之一。
美國如此力捧墨西哥,除了制衡中國,也有墨西哥制造業(yè)本身的優(yōu)勢。
以最敏感的人工成本來說,雖然2022年,墨西哥將每日最低工資上調至172.87比索(約合8.25美元),增加了9%,其北部邊境自由經濟區(qū)還更高約為260.37比索(約合12.43美元),但這一水平,也大概只相當于美國工人一小時的薪水,并低于中國制造業(yè)的勞動力成本。
從2005年到2016年的十多年中,中國制造業(yè)的工人工資增長了三倍,達到3.6美元每小時,同期墨西哥從2.2美元下降至2.1美元。
到了2020年,中國制造業(yè)工人的時薪約為6.5美元/時,墨西哥約為4.82美元/時。
昔日中國制造賴以崛起的人工成本優(yōu)勢,相比墨西哥來說已不復存在。
在人口結構上,墨西哥也具有自己的優(yōu)勢。
2021年的數據顯示,墨西哥擁有1.29億人口,總數與日本相當,但其平均年齡僅有27.5歲,58.8%的人口介于20至64歲之間,20歲以下的人口占到了33.2%。
同時,墨西哥擁有一個由各類職業(yè)技術教育和培訓機構組成的系統(tǒng),包括國內2000多所學校、10萬名中高級水平教師和技能指導人員。
所以,墨西哥也有能力發(fā)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制造業(yè),而且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——幾乎90%的世界知名電子品牌都在墨西哥擁有生產線。目前,墨西哥已是美國第二大電子產品供應商、全球第三大手機出口國、美國醫(yī)療設備的最大供應國。
更為重要的是,墨西哥還是全球擁有自由貿易協(xié)定最多的國家之一。
目前,除了紅利最大的《美墨加貿易協(xié)定》外,墨西哥已與全球52個國家簽訂了14項自由貿易協(xié)定,與33個國家和地區(qū)簽署了32項互相促進和保護投資協(xié)定以及9項經濟互補自貿協(xié)定。
便利的運輸條件、龐大的人口紅利、完備的工業(yè)體系、開放的自由市場,以及美國老大哥的“力捧”,似乎都在將墨西哥推向新的“世界工廠”寶座。
相比越南制造、印度制造等,坐擁“天時地利人和”的墨西哥制造,其實才是中國制造更強的對手。
當然,以墨西哥的體量,想要取代中國的地位可能性不大。
但是,當訂單、產能、資金都開始向墨西哥轉移,世界產業(yè)鏈逐步重構,美國與墨西哥交織在一起的沖擊力不容小覷。
當然,墨西哥在對中國制造形成挑戰(zhàn)的同時,也更能為中國制造所用。
作為最靠近美國市場的國家,墨西哥是中國制造繞過制裁,向美國市場滲透的重要路徑,而墨西哥也不想成為美國的“附庸”。
與拜登不同,明年仍要角逐總統(tǒng)大位的特朗普對墨西哥的態(tài)度一直很強硬。這樣的不確定因素,以及美國對拉美國家一貫的調性,墨西哥想要真正躋身高端制造業(yè),難度很大。
墨西哥制造想更進一步,同樣離不開中國。
目前,中國制造業(yè)正在加速進入墨西哥,合作不斷加深。2022年,中墨貿易總額達949.65億美元,同比增長9.8%。
世邦魏理仕研究顯示,2022年1-9月,墨西哥廠房需求主要來自中國,其次才是美國。在華富山工業(yè)園,來自中國家電巨頭的海信,敏華、圣奧家居等家居企業(yè),杭州新坐標、拓普、銀輪等汽配企業(yè)入駐。
“新工廠為整個銀輪帶來了巨大的訂單增量,我們墨西哥工廠明年的訂單預計能達到10億元?!便y輪墨西哥工廠總經理胡振武說。
如果不在海外設廠,他們公司就不可能有這些新訂單。
對手不是敵人,對手也可以合作,這或許能讓中國制造再造一片新天地。
【參考文獻】
[1]《美墨制造業(yè)產業(yè)鏈“近岸外包”:進展、動因和影響》章婕妤 步少華
[2]《墨西哥:新的世界工廠?》雷揚
[3]《離全球制造業(yè)中心,墨西哥還有多遠?》環(huán)球網
[4]《到墨西哥建廠,賺北美的錢》品玩
[5]《“墨西哥制造”大逆轉》青年參考
[6]《了不起的“地瓜”| 海外建廠國內空心化?浙江墨西哥工業(yè)園算了一筆賬》浙江日報
——END——
歡迎關注【華商韜略】,識風云人物,讀韜略傳奇。
版權所有,禁止私自轉載
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
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刪除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