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1、趵 bào 形聲.字從足,從勺,勺亦聲.“勺”意為“專注于一點”.“足”與“勺”聯(lián)合起來表示“在原地踩踏或彈跳”.本義:原地踩踏或彈跳. 〈動〉 (1) 跳躍;[水] 往上涌 [jump;well up].如:趵突(噴涌;奔突.亦指泉水.如:趵突泉,在山東省濟南市“趵突”一名最早就出現(xiàn)在宋代著名文學家曾鞏的詩文之中曾鞏曾出任過齊州(即今濟南)太守,非常熱愛齊州的山水,他描寫這處泉水的那首七律,題目就叫做《趵突泉》。
2、詩是這樣寫的: 一派遙從玉水分,暗來都灑歷山塵。
3、 滋榮冬茹溫常早,潤澤春茶味更真。
4、 已覺路旁行似鑒,最憐沙際涌如輪。
5、 曾城齊魯封疆會,況托娥英詫世人。
6、曾鞏還在《齊州二堂記》中說:“自(渴馬)崖以北,至歷城之西,蓋五十里,而有泉涌出,高或至數(shù)尺,其旁之人名之曰‘趵突’之泉。
7、”可見,“趵突”這一稱謂當時還只是在民間流行,它很可能就是一個象聲詞,類似“噗嘟”、“咕嘟”等等,以描摹泉水洶涌噴薄的聲響。
8、古人也曾稱趵突泉為“瀑流泉”,“瀑流”其實也是象聲,可以作為“趵突”的佐證。
9、如果這一推斷不差,那么曾鞏能夠直接運用民間語匯于詩文創(chuàng)作,使得“趵突”一名從此日益響亮。
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,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。
標簽: